大學生要「自求生路」

譯者:馬岳琳 2006.11.22/ 第360期

我建議現在的大學生「自求生路」,我很感慨我們對教育的投資並不低於香港,但卻用錯了地方,學校裡有太多你學不到的東西,所以你要「自助教學」。

國中一年級時,讀過一本對我人生影響最大的書,再也沒有一本書超越它,那本書叫《Play Boy》,它讓我知道,如果你將這一生最大的目標放在美貌、身材與討男人喜歡上,那你的人生將會是絕望的,所以我決定走另一條路。

 大學時有一本書對我影響也非常大,那就是《黑格爾》,我在大學中所修的課裡,讀得最認真的也是這門課,喜歡黑格爾一開始是因為他的名字怪怪的,但後來發現他自有一套理論,他說不出他是怎麼想出來的,但他的衝突論、辯證哲學,卻解釋了一切。

 從那一刻開始,你會發現,某些人、某些事你不一定要經歷,卻能完全明瞭,甚至是今天當代發生的所有事情,都逃不過辯證哲學的對話範疇。

 我覺得現在很多大學生根本沒有活在當代。二十世紀最精彩的年代有二○年代、三○年代和戰後的六○年代,所有的大事和符號,都出現在這三個年代,百年之中的人類,幾乎都在追逐這三個年代的文化風潮、符號、理論等,像台灣現在很流行的、六○年代後的切.格瓦拉,大家可能不太知道他真正反資本主義的主張,但人們把他的人頭海報貼在牆上,代表自己內心裡的一點點叛逆和浪漫。

 我是七○年代時念大學的,那時對我最重要的教材就是「什麼正在發生?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在做什麼?」我覺得對大學生而言,最好的教材就是當代發生的大事,和這些大事如何回過頭來改變了他們。

 但悲哀的是,現在的大學生對身邊發生的事沒有感覺,我們也不能說「當代沒有大事」,從一九九○年開始,世界發生的大事就是全球化與反全球化,每一個重要國家的領導者在這其中的爭奪戰,是過去這段時間以來的大事。

 還有,鄰岸中國的崛起,我們現在的大學生有誰知道,他身上的China和Anti-China的東西,可能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主軸之一,全世界其他國家也會有興趣。但台灣現有的經驗,是把學生從正在發生的事情抽離開來,這種抽離並不是疏離,每個人看似每天擁有各種資訊,但其實也什麼都沒有。

 大學時代我人不在美國不在歐洲,但卻仍能熟知各地發生的大事,因為我們在不斷的追逐前面那個狂飆運動中,你失落的、來不及參與的、不是很理解的東西,那時我們製作各種海報、標語,像是「Making love, don't make war」,那時台灣的大學生喜歡討論柏克萊校園發生的事、看大量的歐洲新浪潮導演的電影,台灣雖然跟這一掛幾乎完全沒關係,因為他們的主軸是反越戰,但我們卻對六○年代的大事充滿了憧憬。

 香港有些大學排名比台大都還前面,絕對不是他們的大學生比台大學生還優秀,但他們可以排名到世界百大,是因為他們國際化的接軌做得很好。我們現在有個大學卓越計劃,這些錢要花在哪裡?我認為就去找幾個國際大師來校園裡,因為台灣的高等教育現在就是沒有該有的大師級人物去影響學生。

自助教學
 我為什麼去念紐約New School,因為我對社會運動很有興趣,我看到的幾個重要的研究論文發表者都在New School,所以就去申請,那個學校設備像個補習班似的,連圖書館都是向紐約大學借的,系所也不多,但是非常注重歐洲學術傳統,許多大師級的教授都是半年在法國、德國教,半年到New School上課,讓我當時對觀察世界的切入角度,不會只有美國角度那樣的膚淺,學校還有來自蘇聯、日本的專家,學生得到的訓練是很不一樣的。

 我建議現在的大學生「自求生路」,我很感慨我們對教育的投資並不低於香港,但卻用錯了地方,學生要了解,我們那種沒有遠見、視野的政治現象,一定也在我們的教育系統裡,所以學生一定要自求出路,學校裡有太多你學不到的東西,所以你要「自助教學」。

 首先,在台灣發生的大事你一定要參與,其次,在暑假期間你要想辦法去參加國際交換學生計劃。

 你要給自己一個計劃,或許我們的教育系統沒有給你這種管道,你就要像台灣的企業家一樣,拿起自己的皮箱去世界闖盪,你就揹著你的揹包想辦法走出去。如果我是現在的大學生,我最想去俄羅斯做交換學生,去看一個國家從垮掉、沒指望,到成為八大工業國高峰會的舉辦國家,你要去那個正在改變、創造歷史的國度裡去當交換學生,就算是去學俄文都沒關係,去感受她的歷史、文化、轉變。

 你也可以去南非、澳洲這些南半球的國家,不同於世界文明發生的北半球,去看看他們的改變和特色。不要因為喜歡日劇、韓劇而去日本、韓國,你要想清楚你到底是為何而去,你要ask why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ffydu 的頭像
    miffydu

    miffy

    miffyd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